close
每一位研究生與其指導教授之間的互動情況 , 是牽動該研究生在其就讀博士班期間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悲、歡、離、合、的重要變數之一。我的認知是「在異地求學,對非母語(英文)的學生而言,特別是尋找到一位「優質」的指導教授,就是成功了一半。在其專攻領域中,指導教授是否具備 ETP( 二 E 、一 T 、一 P) 的特質,是值得研究生好好深思的最佳 check list:• Expertise 是否他的專業正是(熟悉)你的研究領域,有足夠的專門知識去指導你?換句話說:他是否是 subject expert 是『最重要』的考量。

• Experience 是否他對指導博士生很有經驗 ? 他以前指導學生的紀錄如何 ? 準時出清存貨 ? 學生畢業論分的分數如何 ? 換言之 : 他是否是 examiner 是很重要的。

• Time 是否他有時間-能夠每週都會見你(按照學校的規定:指導教授若指導一位學生,每週就可以減少一小時的授課時間 (1 hour allowance deduction) ,如果他每週都見你,就容易了解你的研究進度、發展與遭遇的困難處。

• Patience 是否他會有耐心聽英文表達程度不夠好的外國學生,用有限的英文去解釋研究的想法與心得,這是取決他是否具同理心、了解 student of non-English speaking background 的情況。

對我而言,我的理想組合是 PEE 。首先要有 Patience ,可以耐心聽我用有限的英文去表達我的想法。第二是 Expertise ,因為他的專業是熟悉你的研究領域,兩人說的是同樣的語言(專業術語),是很容易進行 argument 、 debate ,才不容易發生雞同鴨講的情況。最後才是 Experience ,讓沒經驗的指導教授指導,風險控管就類似:丟銅板決定要與不要? Only God knows ? 雖然有人覺得「誰」都有第一次,應該讓老師有學習的機會?但是重點是時間有限,學生願不願意 and 有沒有「實力」當白老鼠呢? 至少對我而言 too risky !至於是否每週見一次,就不是很強求,不過也不可以超過 2~3 週才見一次。 2-3 週對 full-time student 就足夠看很多 paper ,有可能研究的方向就會偏離指導教授的預期,屆時指導教授不高興,研究生也會覺得很委屈、感覺上又做了許多白工。

對學生而言,我們不只會一味的要求指導教授要具備何項特質;相反的,我們自己也要具備同樣的特質 PET ( 二 E 、一 T 、一 P) 外加一 L:

• Expertise 是否我對我的研究領域,有足夠的專門知識 Knowledge Efficiency ?萬一指導教授不懂你的研究領域(在 Curtin U. 這很正常),那你怎麼辦呢 ?

• Experience 是否研究生對做研究很有經驗 ? 碩士班的訓練,若是 By research 比 by coursework 的學生較容易進入情況。除非在未受博士教育訓練之前,就已經受教於某些具有研究能力的學者,跟著他們學如何做研究。

• Time 是否有時間,專心讀書?曾聽某幾位畢業於名校的優秀老外教授們說:一旦唸了博士班,生活中就好像只有讀書、做研究這檔事,根本無心專注於生活日常的例行事務。

• Patience 是否能具同理心去理解你的指導教授?因為人非完美無缺,每一位老師一定都有其優點與缺點,趁早發現他的缺點並且自求生路、尋求較佳的解決對策,都是件好事。嘿嘿 … 不能光只是抱怨,還不採取行動,都已經發現問題,就要設法改變現況,盡量能夠化解劣勢,並期望轉為較好的事實呈現!

• Language barrier 是否英文表達能力是否符合一個母語 English 博士生的程度 ?

感想 : 哇哩ㄟ, 花大錢 ( 昂貴的學費 ) 買認知 - Perception ,這種體驗是我最痛恨的人生「資本支出」項目!偏偏這又是每個研究生的必經之路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NO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