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「高等教育」最近幾年吹起「量化風-自我評鑑制度」,美其名乃透過數字的績控,實收汰劣存優之效。實質上是輕忽教育乃良心事業,變相逼迫著汰優(認真、實幹本質)存劣(上有政策下有對策),造就制度傷人、害人,扼殺春風化雨、百年樹人之種苗。

學生們有多元化入學,那我們這些高等教育者是否也該爭取多元化考評升等之權力?大學有分公立、私立、教學導向、研究導向、就業導向、升學導向、甚至大學部、研究所部、博士班等之授課師資,都應該採取不同的考核標準吧。


雞皮蒜毛理論說明人性只會對簡單、無需花費過多腦細胞的事務進行冗長無意義的爭辯,反倒是某些真該要花心思、時間、工夫的議題,卻不會去做深入細膩的探討。

尤其發現去評鑑技職體系之大專院校,委員們老是用一般大學的標準,來私立大學評鑑,則喜歡用國立大學+技職體系的標準,卻還強調要各系發展出特色,這是怎樣的怪象呢?好像評量的重點都是朝One size fits all 


走筆至此,發現
Loop的食物鏈流程(學生-老師-學校主管-教育部主管-全民/家長-學生。)根本是不可行,雖說政府的教育經費也來自人民納稅的血汗錢,但是人民沒有能力/沒時間/沒精力去監督政府施政的花費….

噯喲!又回到原點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NO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